elric’s Blog

写作即思考。事实上,有一种思考唯有通过书写才能完成。

使用了一个月双拼之后的体验

在使用了一个月的双拼之后,打算写一个体验感受。 为什么使用? 先说下为什么在一个月之前,我为什么切换到了双拼。 在很久之前,听过也尝试过双拼,主要还是使用「小鹤双拼」。但是主要是每次打字都要想一想拼音和键位,就没坚持下来。 最近,在工作上写文档的占比越来越高了,全拼输入的字母比较多也比较累😂这时候就想起了双拼,所以就打算坚持使用看看效果。 现在用的怎么样? 现在也使用了一个月了,在之前的每打一个字都要想一想字的拼音还有键位的痛苦折磨之后,现在至少在打字上,没有什么大的障碍了,打字速度还是没达到之前的速度。 这里要说下我这里的输入逻辑,我是一个在全拼输入下,也不会输入全拼音的,例如:拼音,我会输入PY,如果没在第一页出现我要的词,我会在补全第二个字的拼音,如:P'Yin,这时候基本上会出现我想要的候选词。 所以在一些简单的短语/输入比较多的句子下,双拼对比全拼会比较繁琐,例如:哈哈哈(全拼:hhh;双拼:hahaha),多了一倍。 存在的问题? 使用下来,也发现一些在我日常使用中,有点不适配的情况。 输入中文网址/企微搜索人 在我进入一些用中文拼音作为网址,例如:知乎、百度等等,现在第一反应会输入:vihu,然后回车,这是我在全拼的使用方式,在使用双拼之后,现在会想一下知乎的拼音是什么,然后在输入一个个输入字母,这时候输入就会很慢。少数派(sspai.com),我会输入成:sspd。 还有在企微中去搜索人,之前输入拼音就能出来结果了,现在需要输入人名中文,如果是拼音搜索的话,就更慢了。 前后鼻音不分 作为一个南方人,我会有一个前后鼻音不分的情况,在输入带有 an/ang,en/eng,uan/uang 等等会有“识别困难”。而在输入错误时,全拼对比双拼的纠错成本会比较高一点。但这个现代输入法,也有这类模糊音配置了,但我头铁,没开这个配置,想锻炼来着,最后发现没啥锻炼的,还提高自己的门槛。🤣 熟练度问题 在一个月使用中,我还是会有脑子默念要输入句子的拼音,然后想一下拼音是什么,最后在输入。还有 un/Y、ue/T、 ie/P 和iu/Q 这些键位不熟悉的情况,会有很多次试错的情况。 优点 说了这么多问题,大部分还是我的熟练度和使用情况的问题,双拼在使用下来,还是有优点的,特别是在打字速度上,双拼对比全拼,是真的快,一个字,两个字母就能输入完,在输入一大句情况,双拼输入就会少很多,速度快很多。 未来还会继续使用吗? 目前体验下来,还是会的,继续坚持一两个月看看,毕竟上面提到的问题,会随着熟练度上来之后,不复存在。

October 30, 2025

为什么我要切换到PARA系统来记录笔记

笔记软件历程 在介绍PARA是什么时,我自身也是一个非常喜欢折腾的人,关于笔记软件我也折腾了好多,可以先介绍下我使用过的笔记软件: OneNote --> Evernote(印象笔记) --> Notion --> Obsidian --> Notion --> LogSeq --> AnyType --> Obsidian(目前) 可以看出用的笔记软件是比较多,这里其实还是一部分,有些是初步体验了,例如:PureWrite、思源笔记、Leanote、AFFiNE等等,可以看出是真的很多。 我为什么要换这么多笔记软件呢?我觉得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找到我记录笔记的管理方式,有好几起换软件都是一些原因,比如说: OneNote 不支持代码块 Evernote 收费,也不好看 Notion 不支持双链、没有离线方式,但是 Notion 的 Database 和分享功能做的很好。 Logseq 的每日笔记模式、PDF highlights 和支持 Org Mode,跟 Emacs 的 Org Mode 差不多(当时也在折腾 Emacs)。 AnyType 是一个开源且是 Local First 的软件,但是云同步的容量优先,文档类型不是通用模式。 可以看到,总有一些点促使我切换笔记软件。因为 Obsidian 提及的一个概念「File Over App」挺吸引我的,并且想通了一件事,笔记软件是用来记笔记的,不是用来折腾的,最后又回到了 Obsidian。 切换PARA之前笔记流程 在切换到 PARA 前,我记笔记的流程没有统一的,在了解到 kepano Obsidian1 用法前,我是基于每日日志中记录事项和笔记的,如果需要单独文件,则是双链到每日日志中,这会造成一个问题,历史记录没有结构化记录,也不好直观查看现在做的事项。 基于这个问题,我重新了解了下,Obsidian用法,在 kepano 中了解到他是怎么使用 Obsidian 的,介绍下 kepano(Steph Ango),目前的 Obsidian CEO。他不针对文件单独放目录进行管理,而在文件中设置 Properties,并且建立了一个 Categories,里面通过 Properties 来关联,例如:Books,Podcasts 这些目录。这个用了一段时间,虽然通过 Properties 实现了结构化,但是也存在之前的一些问题,不好直观查看到现在做的事项,没有全局预览。 ...

September 3, 2025